首页 美育篇 正文

浙美四下《爱书藏书》之《用橡皮章制作藏书票》罗老师美术微课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爱书藏书》 余姚市兰江小学 罗科丰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你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图书的呢?从古至今,有许多爱书人会专门制作藏书票,表示书的所属。课例解析: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型装饰画,用艺术形式表明书的主人是谁,同时也表达了书籍主人对所藏之书的珍爱之情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功能、要素以及文化,并使学生简单掌握用橡皮章刻印出新颖、...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爱书藏书》 

  余姚市兰江小学 罗科丰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你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图书的呢?从古至今,有许多爱书人会专门制作藏书票,表示书的所属。








课例解析:




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型装饰画,用艺术形式表明书的主人是谁,同时也表达了书籍主人对所藏之书的珍爱之情

001.png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功能、要素以及文化,并使学生简单掌握用橡皮章刻印出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藏书票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标识自己的爱书。

教学目标:

 1.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历、特点及其作用;
 2.学会用绘画或版画橡皮章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

 3.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一、什么是藏书票:

002.webp.png

“藏书票”是派什么用的?说到底很简单,就是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同时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因为早期都是小版画印制,所以本身就成了一件艺术品,被称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蝴蝶”等。

二、藏书票的历史:

003.webp.png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全球最早的一张“刺猬藏书票”,距今500多年(比邮票还早300多年),现存于德国伊格勒,故又称“伊格勒”藏书票。此书票为木刻制版,图中是一只口衔野花的刺猬,上端绸带有一行拉丁文“慎防刺猬随时一吻”,隐含的意思是告诫读书者要爱护书籍,以免被刺猬刺痛了手。

004.webp.png

上世纪30年代藏书票从日本传入中国,鲁迅先生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

005.webp.png

现存的中国第一枚藏书票,这张书票是1914年制作的,拥有人叫关祖章,也许你觉得这个名字很陌生,但他却是我国最早使用藏书票的人。这张书票没有了西方书票上的谚语,却有类似于中国印章上的人过留名的内容——关祖章藏书票。画中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翻箱倒箧之余,正秉烛展卷,潜心攻读,四周散落大量的线装古籍和卷轴,大小两只书箱上分别标有《书林》《易书》字样,图案上方书“关祖章藏书”五个大字。票面设计精巧,充满中国古典文化气息。
006.webp.png

三、学习单(带着思考任务进入学习):

007.webp.png

↓↓↓

四、藏书票设计要素:

008.webp.png

藏书票由主体图案、藏书者、藏书票国际通用标志、收藏年份以及铅笔签名组成,那概括起来藏书票需要图形和文字,这两部分构成。

五、藏书票的规格:

009.webp.png

六、藏书票题材内容

藏书票的题材是非常丰富的,不管是风景、人物、静物、花卉、动物、植物等等。藏书票的题材可谓方寸之间,有大千世界,它可以反映与书籍的装帧风格,与之相关联的内容,也可以反映藏书者的兴趣爱好,方寸之间便可传达深刻的内容。

七、选定自己喜爱的一本书籍为它设计一枚藏书票:        

橡皮章是用小型雕刻刀在专用于刻章的橡皮砖上进行阴刻或阳刻,制作出可反复盖印的图案的一种手作形式,带有独特的手工感。结合不同颜色的印台,还可以制造出多样的效果。

设计要求:

1、构图饱满、简洁、大方;
2、尺寸、布局合理;
3、构思新颖 ,具备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4、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

准备材料:

橡皮、铅笔、各色印台、卡纸、三角刀、笔刀......

制作步骤:

009.webp (1).png

1、设计简洁明了图形;


2、右手拿笔刀雕刻橡皮章;


3、上印,把印泥均匀得拍打在橡皮章的表面。印的时候要适度用力按压,但是不能移动橡皮章,避免变形。


4、反印在底纸板上(注意:位置要居中偏上,要用手按压几次,确保印清晰)


5、将藏书者专用标记“EXLIBRIS”反印到图案下方空白处(根据版面设计确定位置,可上可下)


6、将藏书作者

、教学视频

 

九、作品展示欣赏

010.webp.png

十、藏书票的功能:

1.标明藏书者谁;2.美化装饰书籍;3.当书签方便翻;4.艺术收藏价值;

同学们:看了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你学会了吗?我们还可以用吹塑纸、木板、卡纸等进行制作,期待你们的作品!

打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丰味空间原创或收集发布

本文地址:http://www.yyshj.com/post/11.html

已无上一篇

相关推荐

微信

扫一扫给作者打赏,谢谢支持!

文章目录